毛泽东曾给陈毅写信 称自己词写的比诗好
凤凰卫视12月24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陈晓楠:各位好,这里是《凤凰大视野》。关于律诗的创作,毛泽东曾经有过这么两个小故事,1959年9月7日,毛泽东在写给自己的秘书胡乔木的信里这 凤凰卫视12月24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陈晓楠:各位好,这里是《凤凰大视野》。关于律诗的创作,毛泽东曾经有过这么两个小故事,1959年9月7日,毛泽东在写给自己的秘书胡乔木的信里这样写到,诗难不易写,经历者如雨饮水,冷暖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也。6年之后的1965年7月21日,毛泽东又在写给陈毅的信里写到,你叫我改诗,我不能改,因为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你的大作大气磅礴,只是在字面上,形式上感觉于律诗稍有未合,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我看你于此道同我一样还未入门,我偶尔写过几首七律,没有一首是我自己满意的,如同你会写自由诗一样,我则对于长短句的词学稍懂一些。剑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你要学律诗,可向他们请教。毛泽东认为自己擅长写词,这也是大多数研究学者认同的一个观点。毛泽东的创作,词比诗好,但毛泽东的律诗,是否真的像他自己所说的还未入门呢?并且还强调,写过的七律,没有一首满意的呢?这是一种自谦还是对于自己的要求太过苛刻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毛泽东的两首七律作品。解说:红*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过后尽开颜。梅毅(作家):《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了,因此回忆长征一年来红*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毛泽东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就以非常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解说:长征,对于中国共产*人来说并不是一个自愿主动的选择,而是被迫、无奈的选择。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左倾教条主义使毛泽东创建的红*和根据地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到1934年10月,国民**队推进老中央根据地的腹地,8万红*被迫撤离,开始长征。早已被剥夺了*权的毛泽东和张闻天、王稼祥被编在中央队随*转移。朱向前(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我觉得他一生的一种信念,就是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长征实际上是非常了不起,这是人类的一个壮举,虽然发生在二十世纪,恐怕西方在评1000年影响人类的十件大事,也会把中国工农红*长征都列进去,它实际上是人类挑战危险的一个标高。就不说那些围追堵截,枪林弹雨,突出重围,还有包括*内*内的一些不同的认识,甚至路线斗争。彭明道(作家):事实上是艰苦卓绝啊,死了多少人,从这个江西出发,号称是十万红*,真正到陕北不到两万人。梅毅:那么诗的首联呢,红*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实际上是开宗明义,一下就笼罩全篇了。它用强烈对比的手法一方面用远、难、万水千山这些词语突出长征之难,另一方面呢你看又有不怕,只等闲,突出了红*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还有他们藐视一切困难的这种乐观豪迈。解说:长征路上所遇到的艰难险阻,的确是数不胜数。环境恶劣,敌情险恶,饥饿困顿,弹尽粮绝,等等等等,可毛泽东用只等闲三个字,彰显出他一贯的浪漫豪情来,把一路的千山万水都看作旅游一样平常,接下来毛泽东就详细阐述怎么个等闲法?梅毅:颔联接千山,以五岭乌蒙为代表,以这个逶迤、磅礴这种词语形容当时那些山势的巍峨和险峻,主要是凸现征途这个难,而后呢什么腾细浪,走泥丸极言其渺小微薄,与首联那个不怕,只等闲暗相关合。朱向前:就是他化大为小,就多大的庞然大物在他眼里都是须弥介子,在他看来都没什么了不起,由此也可见,他最后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所以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解说:仅以中央红*为例,他们的长征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途中总共爬过18座山脉,走过60里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度过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毛泽东选取了其中两个经典战例进行描摹。梅毅:运用了对比手法,你看金沙水拍一动,大渡桥横一静,巧渡金沙江是智取,显示了红*机智灵动、游刃有余的高超的战斗艺术,因此他用暖来表现。那么飞夺泸定桥是强攻,经历了一场激烈残酷的战斗,红*战士以血肉之躯,等于是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因此他用寒来描述。这里的暖与寒,既是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实际上我认为也是毛泽东心理感受的一种贴切的表露。解说:1958年毛泽东在给自己另外一首长征时期的作品《忆秦娥娄山关》作注时曾说,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翻越岷山,毛泽东心情豁然开朗,以非常乐观和豪迈的笔调写下了长征的最后两句。梅毅:那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过后尽开颜。直疏胸臆,酣畅林立,实际上充分表达了红*翻越大雪山后那种喜悦和自豪,洋溢着胜利者的豪情。朱向前:虽然是历经千难万险,但他那个情绪始终是昂扬的、高亢的、进取的、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越到后面,他越高调了。梅毅:长征途中,我们大伙可以知道,就是说如果讲环境的艰险,跋涉的艰难,处境的险恶,雪山草地是最重要的两个部分。那么我们诗人毛泽东呢偏偏以更喜二字,将这个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迈情绪等于推向高潮了,三*过后尽开颜,一下结束全篇,等于是完成了红*形象浓墨重彩的一笔。解说:美国学者特里尔在他的著作中认为,长征结束时,毛甚至把层峦叠嶂的山峰,看作是中国革命的象征,世界和平就在山的另一边。《七律长征》的最后一联,短短十四个字,更是点睛之笔。梅毅:那么更喜二字呢,实际上更闪耀着毛泽东哲学思想这种光芒,什么哲学思想?那就是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无限风光在险峰就是这意思。朱向前:坚定的一种胜利信念,始终是坚定不移的,没有这样一个主心骨,包括秋收起义以后,包括历次的艰难困苦,可以说都多次都散摊了,一个人都快要散架了,那么靠这个精气神撑着,这个精气神是贯穿了毛泽东一生,也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性格。解说:毛泽东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他的性格具有一种弹性,压力越大,压迫越深反抗越烈,所以说他越有激情,越能迸发出一种生命能量,长征时期的艰难环境,反而促使了毛泽东的诗情澎湃,宛如潮涌。短短一年时间的长征,毛泽东创作了八首诗词,数量之多,令人称奇。陈晓楠:毛泽东所有创作的诗词当中,最早见诸出版物的正是《七律长征》,这首诗的发表和国际友人埃德加 斯诺有不解之缘,当年斯诺在采访苏区革命根据地的时候曾经详细记录了这首词。1937年3月,斯诺在国外发表的英文报道,被爱国学生王福时翻译汇编成了中国版的《外国中国西北印象记》,在北平秘密出版。斯诺为该书提供了毛泽东头戴红*八角帽等经典的照片,还有《七律长征》的手迹。七个月之后的1937年10月,斯诺在英国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世界为之震动,五个月之后,该书出版了中文版,改名为《西行漫记》,以毛泽东的《长征》诗作为雄阔的结尾。解说:1964年10月2日,为庆祝建国15周年,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文艺庆祝晚会,演出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领导同志均观看了演出,其中反映红*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万水千山》这漳歌舞,是《东方红》的一出重头戏,而《七律长征》也成为主题合唱曲。视频片段:红*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解说:在长达近两个小时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还有一首歌曲同样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就是第五场的压轴演出,歌曲名为《人民解放*占领南京》。视频片段:钟山风雨起苍*,百万雄师过大江。解说:钟山风雨起苍*,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彭明道:二野突破江防,把南京打下来以后,老人家接到刘邓占领南京的电报以后非常高兴,大概是高兴到连夜就写了这首诗。解说:这张经典的照片拍摄于1949年4月,毛泽东在香山的住处看有关南京解放的报纸。此前的3月5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决定*中央的办公地点由西柏坡迁往北平,那时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已经结束,蒋介石的主力已被歼灭,国民*忙碌于部署江防,希望能借长江天险,阻止共产**队的南进。朱向前:所谓江山形胜,就是这个地方非常险要,虎踞龙盘,它是帝王之宅地。那么这是千年以来的人们的一个共识,所以风水好,风水宝地,帝王之宅。另外又是六朝古都,就是多朝在这儿建都。刚才我说的,现实它就是国民**权所在地,在那22年建都,所以它当然跟一般的城市不一样。可以说,它是标志性的一个重要符号,把它一解放,意味着江山已定。解说:正是因为南京特殊的历史地位,使得这次渡江战役显得尤为重要。1947年4月1日开始,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与以张治中为首的南京*府代表团,在北平进行了20天的和平谈判,4月20日,随着国民**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第二天,中国人民革命*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总司令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的命令》。梅毅:就号令解放*全*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反对派,解放全中国,那么解放*百万大*,马上就要在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一千多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梅毅:钟山风雨起苍*,百万雄师过大江,就所谓虎踞龙盘讲的是这个南京的形势,这个苍*一个是可以形容历史变迁,另外一个苍皇北顾,就是国民*一下这个形势大厦将倾,仓皇难逃,这个苍*可以做两解。从这个上面苍*两种颜色的一种急速的变化,也可以解释一种时态,时间天地之间的一种变化,也可以解释一种仓皇逃窜那个仓皇。解说:百万雄师以沿江湖区渔民的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江西省的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宣传口号的激励下发起了总攻,迅速摧毁了国民**的长江防线,4月24日凌晨便占领了国民**府的统治中心南京。朱向前:刚才我们说的七律《长征》,如果是让我个人来排恐怕《长征》排第一,第二恐怕就排这个《人民解放*占领南京》。那前面等于是一个因,后面是一个果,经过了中国共产*人,中国工农红*历经千难万险最后迎来了解放,占领南京,这是个重大的历史性标志性的事件,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大的一个转折点。陈晓楠:听到南京被解放*占领的消息,在浙江奉化县溪口镇老家的蒋介石,决定把家人送往台湾,黯然神伤地对儿子蒋经国说,把船准备好,我们要走了,根据蒋经国的回忆,其精神之抑郁和内心之沉痛,不可言状。蒋介石带着全家祭拜祖坟,在母亲的陵墓前,他跪在地上,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礼,蒋经国夫妇也领着孩子们在石板边上跪下叩拜。在当天的日记里,蒋经国这样记录那天的情形,大好河山,几至无立锥之地,且溪口为祖宗墓庐所在,今一旦抛别,其沉痛之心情,更非笔墨所能形容千万一,谁为为之,孰令致之,一息尚存,势必重回故土。解说:毛泽东一生热衷于欣赏京剧,1918年第一次北京之行时,当时的北京城正是京剧发展鼎盛时期,毛泽东耳濡目染,对京剧产生了浓厚兴趣。从西柏坡搬进北平后,在戏剧界为欢迎中共中央举办的京剧汇演上,毛泽东观看了梅兰芳演出的京剧《霸王别姬》。回香山别墅的路上,毛泽东对卫士李银桥说,不要学西楚霸王,我不要学,你也不要学,大家都不要学。梅毅:宜将剩勇追穷寇,剩勇是指余勇,穷寇就是指走投无路的敌人,我们读过《后汉书》,看过那个《皇甫嵩传》就上头有这几句话。兵法日,穷寇勿追,毛泽东经常是古语反用,他这种说法呢,就是号召当时的解放*还有全国的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要把敌人坚决彻底干净的全部歼灭掉,就不要留下后患了。朱向前:不可沽名学霸王,就是刘项之争啊,那么项羽还有点妇人之仁,听了项伯的话对刘邦就是开一面,包括鸿门宴把刘邦放走,包括最后决战的关头他已经取得了先机,他就没有抓住这个战机及时出手,一下干净彻底把对手干掉,结果一下让他苟延残喘,然后卷土重来,最后是他自己自刎乌江。梅毅:毛泽东在这里是说什么呢?我们要从项羽的失败得到教训,不可要为了所谓的和平虚名,给敌人以卷土重来的这样的一个机会。解说:除此之外,一些民主人士希望,用谈判的手段解决蒋介石的独裁*权,达到南北统一的目的,提出了穷寇勿追的策略,其实更大的压力,来自老大哥苏联,斯大林担心中共领导的人民*队渡过长江,会引起美国插手,武装支持蒋介石,从而再次爆发世界大战。朱向前:苏联老子*或者斯大林方面的一种建议,或者说一种干预,就是说划江而治,就是以长江为界,国共两*,平分天下,那毛泽东是不能接受的。所以4月21日吧,向全国人民,向中国人民解放*发出命令,向全国进*的命令,就是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就是不要重蹈项羽覆辙。就表明中国共产*的一个坚定决心,同时我们也不跟着你苏联老子*的指挥棒瞎转。解说:解放*打过长江半年多之后,毛泽东第一次走出中国访问苏联,在莫斯科的冰天雪地里,毛泽东与随行的汪东兴回忆起渡江战役前的决策,依然充满感慨。在这种时候,如果我们表示软弱,表示退让,不敢坚决地起来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中国就将变成黑暗世界,我们的民族就将被断送。梅毅: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上句还是完全借用唐朝诗人李贺那个《金铜仙人辞汉歌》,他愿意呢,李贺的原诗是指汉武帝那个时代制作那个金铜仙人像,在三国时候这个曹魏等于是把东汉灭了之后,魏明帝把那个金人从长安迁往洛阳,李贺原诗呢是有惋惜之意的,就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但是毛主席呢他等于是把这个诗也是反用,他是怎么说呢?就是说呢如果说见到国民*反动派,当时这种黑暗社会这种统治呢,天如果有情,也要因痛苦而变衰老,所以说呢,当时这个劳苦大众们要为了推翻这种反动统治,要为了完成这个翻天覆地的这种事业,因此要奋起反争,所谓的人间正道,还是指社会发展的一种正常规律,沧桑他是指古代神话啊,就是那种沧海桑田这样的比喻。解说:解放*以优势兵力迅速攻占了南京,杭州、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等广大地区,在渡江战役中,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国民*府通过守住长江防线,划江而治的愿望落空了,此后为解放*进*福建及华南,西南地区创造了有力条件,加速了中国共产*夺取全国*权的进程。即便如此,毛泽东依然强调,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彭明道:即将取得完全胜利的时候,对部队进行一次诗教,诗的教育和诗的动员,这么一首作品,曾经产生过巨大的精神力量,发生过巨大的作用。陈晓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当中收录了《人民解放*占领南京》的作曲呢是沈亚威,在创作这首歌曲的时候,关于如何理解这首诗,还曾经发生过一个小故事。因为过去讲诗呢,最关键的是诗眼,就是最能体现这首诗的精神的支柱的地方,沈亚威和创作组的同志有了争论,也的认为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也有的说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沈亚威琢磨不定,最后他谱了两个谱子,一个谱子的重点在宜将剩勇追穷寇,一个谱子的重点在人间正道是沧桑,定稿的时候到底要哪一个呢?还是拿不定主意,之后就请示刘少奇主席,刘少奇回答他,应当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个是当时的形势,毛主席要求我们将革命进行到底。感谢各位收看《凤凰大视野》,明天见。
凤凰新闻客户端 全球华人第一移动资讯平台2014年1月1日,4.2.0全新版本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2013-12-24凤凰大视野 大浪淘沙——诗人毛泽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