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舆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发现范仲淹第一人长山姜遵
TUhjnbcbe - 2021/3/22 16:13:00
北京医院治疗皮肤病         http://pf.39.net/bdfyy/bdfal/180416/6172010.html
聂廷生编者按初识聂校在去年淄博儒商润心书屋一次毕业活动中,后又相聚于淄博齐文化研究年会上,彼此因共同的历史爱好,私下亦有所交流。长山地方人研究范仲淹,离不开姜遵、崔遵度、张蕴等人的历史,姜遵墓过去离长山城只有七华里,但因历史原因,姜遵资料奇缺,编者虽多方打听,上网搜索,然收获了了,甚至有些资料难辩真伪,制约了对姜遵的研究。头年,聂校的《周村进士录》出版,给我发信予赠我一本,让我有时间去周村六中取一下,非常感谢,但因忙于琐事,一直未拜读。后邵祺昌老师和石广东兄分别发文,对《周村进士录》给予高度评价,我亦有心早日看到新书。直到昨天下午见到大作,立时被我熟悉又陌生的《姜遵》篇所吸引,熟悉是因为自小便知道此人,并对其有过一定研究,陌生是因为有些资料我第一次见到,欣喜不已。晚上回家后,我又通读了两遍,个人认为,这是目前国内对姜遵最详细和最客观的记录,对进一步挖掘范公文化和地方名人史,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和积极的历史意义。在此,感谢聂廷生老师的辛勤付出和贡献,祝再创佳绩。姜遵北宋咸平三年()进士姜遵(—),字从式,北宋淄州长山县开善乡青丘里(今周村区北郊镇大七村)人。宋真宗咸平三年()进士,初授蓬莱尉,征召为登州司理参*,后任开封府右*巡判官。执法公正,平反冤狱。迁太常博士,宰相王曾荐为殿中侍御史。仁宗即位,升为京东转运使,未几,以刑部郎中兼侍御史,历三司副使,再迁右谏议大夫、知永兴*。奏罢咸阳富民元氏岁贡梨。召拜枢密副使,迁给事中,天圣八年()卒,赠吏部侍郎。姜遵长于吏事,为治尚严猛,以搏击豪强知名。初范仲淹携同学谒姜遵,姜遵对家人说:朱学究年虽少,奇士也。他日不惟为显官,且立盛名于世。范仲淹后来果然成为一代贤相和文学家,人称姜遵有知人之明。姜遵(—),字从式,北宋淄州长山县开善乡青丘里(今周村区北郊镇大七村)人。他才华出众,关心民瘼,长于吏事,认真尽责,忠正廉洁,为治严猛,以搏击豪强知名,是周村姜姓氏族的杰出代表。姜遵的祖先,本是齐国人,汉代以豪杰而迁徙天水,后又恢复淄右之籍贯,至宋代时已为一般平民。他的曾祖姜道*、祖父姜频,都没做官,后以姜遵贵赠太子少保。父亲姜诏,入仕为官,官职也不大,后以姜遵封太子少保右赞善大夫,累赠太子少师。姜遵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据史书介绍:“公幼岐嶷,长而沈毅。初肄业治百家之言,深博自将,文藻足用,既与乡物,有声于齐鲁间,屡挟策于宗司,以经济自任。”姜遵幼年聪颖,成人后沉稳刚毅,苦心研读百家之言,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广交朋友,在齐鲁一带颇有声望,常常带着自己的策论文章出入官府,拜谒官员,以经世济邦而自任,志向远大,不同流俗。宋真宗咸平三年()考中进士,初授蓬莱县尉,“治有风力”,大胆管理,很有魄力,征召为登州司理参*,从九品,掌管狱讼。不久,丁内艰,免忧阙,以工作认真、尽职尽责,晋升为开封府右*巡判官,从八品,掌京师及陪都风火、争斗、盗贼与刑狱审讯等事。开封,是北宋的都城,人口众多,狱讼以及市集交易居天下之最,官吏很少有人能以考核而自行解脱。但姜遵“至则励直气,探情伪,厥职修举,廷无留事”,显示出卓越的管理才能。开封府当时有一案件十分复杂,有个人被告发杀死了人,按照法律应处死刑,但被告在审理中屡屡喊冤,可又拿不出过硬的证据。审来审去,难以定夺。姜遵到任后,认真阅读案卷,深入实地调查勘验,最终发现是被人诬陷,被告得以昭雪,无罪释放。按当时规定,“雪冤有赏”,但姜遵考虑会伤害前任官员,“寝不自列”,就压下没有申报。祥符初年,秩满迁大理寺丞,以封恩例改殿中丞,出任吉州知州。卢陵县氓籍数万,民风剽悍,不识文字,而又以久讼为能事。“公威克明断,摧破奸*,据案一决,吏民厌伏。”期满,升迁太常博士,正八品,掌管朝廷祭祀之事。为严肃法纪,公正执法,整饬吏治,宋真宗让朝中重臣王曾掌管中央审判机关大理寺,负责案件审判,并允许王曾自己征召幕僚。于是,王曾就举荐姜遵为监察御史,时在大中祥符七年()。监察御史品级为从七品,但因内外官吏均受其监察,权限甚大,颇为百官忌惮。姜遵遇事认真,仗义执言,不畏豪强,王曾举荐他为监察御史,可谓是慧眼识才,人尽其用。姜遵任职后,秉公直言,不徇私情,不久把王曾的好朋友杨亿给告了。杨亿(—),淳化三年()赐进士及第,真宗时为翰林学士、户部郎中,知制诰,文格雄健,才思敏捷,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等。当时,母亲得了疾病,杨亿请假归省,没有得到皇帝的报准就匆忙赶回去了。宋真宗亲缄药剂,加金帛以赐。杨亿平素就身体羸弱,于是病倒,请求解官。次年病愈,授太常少卿,分司西京,允许就所居养疗。姜遵认为杨亿的做法与礼制不合,上奏皇帝说:“杨亿以母疾,私自离职归家探母,不能尽心国事。常言道,身为臣者,尽忠不能尽孝,尽孝不能尽忠,哪有忠孝两全之事呢?而杨亿为探母病,私离朝廷,如有不测,城中无守,如何处之!”真宗皇帝解释说:“杨亿从前告假,本来就没有说是不再回来。侍养父母,人之常情。现在其母病愈,已求入朝,所以特意允许,只是你不知此意罢了。”这事显示了姜遵的遇事较真、过于执拗的个性。因忠于职守,业绩突出,姜遵后来又晋升为殿中御史(正七品)、开封府判官(从六品)。这时,吉州太守高惠连与姜遵有矛盾,告发姜遵在庐陵时有受贿之事。朝廷严加审查,按验无状,但还是将其降职为延州通判。不久,姜遵复入朝为官,升为侍御史、判户部勾院。宋真宗天禧三年(),利州路(治所在四川广元)一带发生大饥荒,皇帝任命姜遵为体量安抚使前去调查赈恤。天禧四年(),身为侍御史的姜遵为审理定陶县尉麻士瑶杀人案来到山东青州。初,麻士瑶之祖父麻希梦在刘铢手下当差,专以克扣民财、聚敛财富而起家。到麻士瑶时家中益富,仗势欺压百姓,郡中人皆畏惧之。麻士瑶身为县尉对百姓等克薄不修,又私蓄天文等禁书以及兵器等,杀人为奸。所有镇守将县官,多被其殴打刺伤无数。姜遵到达青州,闻知麻士瑶杀其侄子麻温裕并霸占其财产,奏遣监察御史章频前往鞠讯。于是又得知了其他罪行,故命将麻士瑶诛杀治罪,将家产收归国库。对于此事,《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渑水燕谈录》等多有记载。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在他的《涑水纪闻》中说:青州临淄麻氏,其先五代末,尝为本州录事参*。节度使广纳货賂,皆令麻氏主之,积至巨万。既而,节度使被召赴阙,不及取而卒,麻氏尽有其财,由是富冠四方。真宗景德初,契丹寇澶渊,其游兵至临淄,麻氏率庄夫千余人据堡自守,乡里赖之全济者甚众,至今基址尚存,谓之麻氏寨。虏退,麻氏敛器械尽输官,留十二三以卫其家。麻温舒兄弟皆举进士,馆阁美官。家既富饶,宗族横于齐。有孤侄懦弱,麻氏家长恐分其财,幽饿杀之,事觉。姜遵为转运使,欲树名声,因索其家,获兵器及玉图书小印,因奏麻氏大富,纵横临淄,齐人慑服,私畜兵,刻玉宝,将图不轨。于是麻氏或死或流,子孙有官者皆贬夺,籍没家财不可胜纪。麻氏由是遂衰。天圣元年(),仁宗即位后,任命姜遵为京东转运使,不久又改为京西转运使。未几,以刑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他向皇帝谏言:三司、开封府日接宾客,忙于应酬,荒废*事。皇帝下诏责令禁止。后升为任三司副使,协助全国财*最高长官三司使掌管全国财*,再迁右谏议大夫(从四品)、知永兴*。天圣六年()三月,宋仁宗任命姜遵为枢密副使,此系全国*事最高指挥部副总指挥官。姜遵治*崇尚严猛,铁面无私,刑罚严厉,所诛残者甚众,时人称他为“姜擦子”。刘太后(刘娥)派宦官在中央*永兴*营中建造佛塔,姜遵屈从刘太后意图,把汉、唐时代的石碑全部用来作为佛塔的建筑材料,亲自监督施工。工程结束后,刘太后对他进行提拔。《宋史》记载:“太后尝诏营浮屠,(姜)遵毁汉、唐碑碣代砖甓,既成,得召用。”这次修建佛塔,毁掉了许多古碑,令人惋惜,姜遵的行为也常遭人诟病。《宋史》卷二百八十四列传第四十三载:“初,太后遣宦者起浮图京兆城中,前守姜遵尽毁古碑碣充砖甓用,(陈)尧佐奏曰:"唐贤臣墓石,今十亡七八矣。子孙深刻大书,欲传之千载,乃一旦与瓦砾等,诚可惜也。其未毁者,愿敕州县完护之。"天圣六年五月,枢密副使姜遵上疏皇帝:“咸阳民元守亮岁贡梨,朝廷给赐,常倍其直。元守亮特此夸其里中,因以凌弱,请绝其献。”皇帝说:“朕不知元守亮敢恃此以横也。”于是下诏罢之。天圣七年,迁给事中,天圣八年秋,姜遵染病请告,两宫派遣亲使带着太医探望于路,慰问诊治。宋仁宗赵祯姜遵府上亲视卧内,赐白金三千两。不久姜遵去世,享年六十八岁。仁宗十分悲痛,前往临吊,赠吏部侍郎,赐谕葬。《长山县志》载:“枢密副使姜遵墓,在城东南七里庄,王居敬撰墓志铭。”千余年来,“姜遵慧眼识范仲淹”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大约在大中祥符初年,姜遵从京城回家探亲。已是秀才的范仲淹对姜遵仰慕已久,于是前来拜见。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父亲范墉是北宋武宁*节度掌书记(徐州*事长官的秘书),他的母亲谢氏是范墉的侧室。范仲淹出生于徐州官邸。两岁时范墉去世,侧室庶子难容于范家,4岁时随母谢氏改嫁到平江府推官朱文瀚,改姓朱,名说,这个名字一直用到二十九岁。朱文翰是当时淄州长山(今邹平市长山镇范公村)人。年,朱文翰任淄州(今淄博市淄川区)掌使,范仲淹也跟着来到了长山。司马光《涑水记闻》记载:范仲淹,字希文,早孤,从其母适朱氏,因冒其姓,与朱氏兄弟俱举学究。少瘠,尝与众客同见谏议大夫姜遵。遵素以刚严著名,与人不款曲。众客退,独留仲淹,引入中堂,谓其夫人曰:“朱学究年虽少,奇士也。他日不唯为显官,当立盛名于世。”遂参坐置酒,待之如骨肉,人莫测其何以知之也。年二十余,始改科举进士。按,姜遵担任谏议大夫是在宋仁宗天圣年间(—),而范仲淹大中祥符八年()春就已考中进士,因此,此处司马光是以姜遵后来的官职相称。后来,范仲淹考中进士做官之后,每逢回家探亲,都要到姜遵的目墓前祭奠,以报答知遇之恩。嘉庆年间贡生朱思鹏写有《过姜遵墓》诗:“当年谁识范希文,谏议留宾酒丰醺。今日弛驱忽凭弔,夕阳芳草向孤坟。”诗中既有对姜遵慧眼识才的赞美,也有自己坎坷不遇的无限感慨。姜遵的事迹主要见于宋庠《宋元宪集》卷三三《姜公行状》,《宋史》卷二八八有传。姜遵的作品流传下来的不多,《全宋诗》录其七绝一首《剑门关》,抄录于下:极目双峰剑倚天,重门因设据高山。城隍尽枕溪岩畔,井邑全居水石间。乾隆《淄川县志》卷八《轶事志》,记载了姜遵之孙姜适的一件故事,颇为有趣,附录于此。《玉照新志》云:熙宁中,有太庙斋郎姜适者,淄川人,枢密遵之孙。尝从开府觅举还乡,途中有平舆数乘,每相先后。初亦不暇问,抵里乃径趋其家。适询之,有妇人,颜色绝代,年二十余。语适曰:“吾来为汝家妇。”适云:“吾纳室久矣!”妇云:“足下自有妻,我愿妾,御无悔。”反覆久之,适势不容拒,遂以空屋处之,徐观其变。妇亦有使,令自置烟爨,烹庖、饮食无异常人。亦不讲男女之好,无从诘其来历,但畏惧而已。逾年,有道人直造舍,妇一见掩袂大笑。道人语适云:“子倘不遇我,祸不可言!此剑仙也。始与其夫甚和,终乃反目,易形外避。其夫今将迹至,杀此妇并及君焉。吾万里来救君命,今夕必有异,子但闭门安以待之。”是夜三鼓后,忽窗中划然有声,二剑自空飞入。适如其言,瞑目安坐。少焉,二剑盘旋于适颈前后。天将晓,忽闻喝声甚厉,云:“可启观。”即前道人也。视之,有人首一,血流满地。道人曰:“可贺矣!”腰间瓢中,取药一捻,地血化为白水,人首与道人俱不见。次日,妇人亦辞谢而去。适自此神气秀爽,屏妻子,往来鄠杜间,以药饵符水济人。孙处恭安礼,所言如此。本文摘录于周村聂廷生老师之《周村进士录》,征得作者同意录于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发现范仲淹第一人长山姜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