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贺建
家,是成长的摇篮,是休憩的港湾,更是幸福的源泉。最美家庭,馨香天中。经过层层推选评审,越玉环家庭入选第二届河南省“文明家庭”。这些“文明家庭”中,既有抗疫医务人员家庭、公安民警家庭、一线工人家庭,也有爱岗敬业、热衷公益、孝老敬亲、绿色环保等各类家庭典型。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忠诚履职、勇于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彰显了守望相助、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为广大家庭践行新时代家庭观、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作出了榜样。
筹措资金开办寄宿制学校
越玉环有一颗坚定做好教育的初心,千方百计凑来万元在家乡建起了一座小学。短短几年时间,她做出了卓越的成绩:从建校时的多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的近0名学生。学校被县委、县*府授予“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越玉环说:“我是土生土长的平舆县射桥镇人。19岁开始,我就在镇上的新华书店上班,从事图书发行工作。”她发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涌到大城市,很多孩子的父母为了生计,常年在外地打工,而孩子则留在家里由年迈的祖辈们照顾,还有一些孩子父母离异,他们有的几年都见不到自己的亲生父母。亲情的缺失、家庭教育的缺位,让这些年幼的孩子过早地承担了生活的重负,有的甚至早早辍学。而且留守儿童大都由老年人看管,这对孩子带来了诸多不利,许多留守儿童出现学习不好、违纪违法等不良行为。面对这一现象,越玉环下定决心:“我要在射桥镇办一所寄宿制学校,让留守孩子不但有学上,还要有‘家’,有‘妈妈’”。
越玉环被评为年感动天中十大人物。(资料图)
要办学,谈何容易?资金从哪儿来,师资怎么解决,生源怎么办?这些问题在办校初期都是困扰越玉环的难题。但是越玉环说服丈夫跟她一起跑资金、学经验、建校舍、引师资……从此,越玉环开始艰难创业。
然而,现实往往比想象的残酷得多。创业之初,越玉环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问题。为了筹集资金,越玉环四处奔走,几乎借遍了所有的亲戚和朋友。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个人努力和镇*府的大力支持下,7年7月,射桥镇第一小学正式建立。学校建成后,刚开始没有学生愿意来校就读,她就一家一家地走访,说服家长把孩子送到她的学校。第一学期开学后,射桥镇第一小学终于有了多名学生。
从建校之初,越玉环就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宗旨,深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鼓励创新,为射桥镇第一小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无私奉献甘当学生的“老师妈妈”
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越玉环把家从县城搬到学校。从此,这多名学生就成了越玉环生活的全部。
越玉环常说,有爱的地方才是家,要想让孩子们有家的归属感,就要给他们更多关爱。射桥镇第一小学是寄宿制学校,考虑到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留守儿童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不多,缺少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为此,越玉环专门在学校门卫处为学校的留守儿童开通了“亲情电话”,让学生家长和孩子说说心里话,让孩子能够时刻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通过电话,学生家长还可以向老师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哪个孩子想爸妈了,可以随时去那里跟父母通电话;哪个孩子该过生日了,越玉环就会送去一份生日礼物;哪个孩子该理发了、该换洗衣服了,越玉环都细心地记在心上……
走进射桥镇第一小学学校的校园,你会发现该校没有设置小商店。一名学生的家长说:“我的孩子原来有个坏习惯,爱乱花钱。自从进入射桥镇第一小学就读后,我的孩子再也不乱花钱了。上个月,我给了孩子50元零花钱。谁知道,这个月孩子又把钱还给我了,说学校根本没有花钱的地方。”
由于学校精心管理,如今的射桥镇第一小学已从最初的多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的近0名学生。
越玉环与学生们在一起。(资料图)
为了在生活和学习上更好地照顾孩子,越玉环要求老师和学生同吃同住,她更是以身作则。早上起床后,越玉环让学生分成两组轮换洗漱、整理内务。每天深夜,她都会起床给学生盖被子,叫爱尿床的学生上厕所。
对于家庭贫困的孩子,她付出了更多的关爱。
年秋,学校有名叫麻港辉的学生,刚开学一个月多就要退学。原来,麻港辉的哥哥长年有病,母亲得脑瘤突然去世,父亲脊椎炎长年不能劳动,家中没有一点经济来源,面临辍学。当越玉环得知情况后,免去了该生的一切费用,并且让该生免费在校吃住。麻港辉的爸爸来到学校拉住越玉环的手泪流满面,不顾越玉环的劝阻为学校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越玉环掉泪了,她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对于那些孤儿,越玉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生活上照顾,学习上关心。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她都不会忘记给那些孩子们买新衣服,让他们也拥有快乐的童年。
一个有智力障碍的学生,刚来学校时,经常跑到垃圾堆里捡东西吃,还到处乱跑。越玉环就把更多的爱给了这名特殊的学生,对她嘘寒问暖。孩子渐渐喜欢上了这个“老师妈妈”,并习惯了学校的生活。有一次,这名学生从家里回学校时,奶奶给她带了一些零食,她自己舍不得吃,说要送给越老师尝尝。
温馨如家的课余文化生活是射桥镇第一小学的又一大特色。学校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没有忘记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丰富学校的校园生活,让学生有一种在校如家的感觉。他们坚持“德为首,重能力,看发展”的原则。以课堂为中心,以学生为载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启迪学生思维,开创以“爱学、乐学、会用”为主体风格的课堂教学,开设音乐、舞蹈、体育、美术、书法等兴趣小组让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明德之声”校园广播站的开通,各种文艺演出活动的开展,各种比赛活动的举办,展示了学生的各种才能,培养了学生的特长、知识、能力以及健全的体魄与情操,全面推动了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射桥镇第一小学在越玉环校长的带领下注重管理,狠抓质量,培养特长,以教学为中心,以管理为手段,以质量为基石,以素质为目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绩显著,令人振奋。
热心公益文明家庭的故事还在继续
“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希望遭遇洪涝灾害的同胞能够早日重建家园,恢复正常生活。”今年7月,我省多地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内涝严重,汛情让无数人关心牵挂。越玉环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