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全媒体记者郭建光
驻马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我们的先祖很早就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作,繁衍生息。至圣先贤们为我们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脍炙人口的传奇。西汉时期,汝南人桓宽整理的专著《盐铁论》,首开中国剧作范式之先河,被郭沫若先生认为“走向戏剧文学的发展”,比宋金时期《西厢记诸宫调》早了多年;早在春秋时期,在今天上蔡、汝南一带的蔡地兴起的“蔡讴”,被称为戏曲音乐的源头,两汉时期传入宫廷;起源于南朝梁代的宫廷乐舞《老胡文康》有汝南人周舍“上云乐”中的歌舞;在中国戏曲走向成熟的宋、元杂剧时代,就有元代最著名的杂剧作家西平人李好古。被称为志怪小说鼻祖的新蔡老乡、晋代人干宝创作的《搜神记》写下了多个传奇故事,至今仍为戏剧创作提供着丰富的土壤。明末,汝南罗卷戏兴起,到了清代演出红火,被称为河南豫剧源头。原创于汝南的卷戏,成长于汝南的锣戏,起源于汝南的卷锣戏,是河南地方戏发展的里程碑。
历史上曾有20多个剧种扎根、成长在驻马店,如京剧、评剧、河北梆子、汉剧、花鼓、豫剧、越调、曲剧、道情、宛梆、二夹弦、太平调、卷戏、锣戏、卷锣戏、丝弦道、杠天神等。同时,中国戏曲有很多剧目取材于驻马店的故事,如《四进士》《梁山伯与祝英台》《李天保娶亲》《天仙配》《桃花庵》《古城会》《蓝桥会》《平蔡州》《杨靖宇》等。清代光绪年间,我市平舆人万道同不仅创立了“丝弦道”新剧种,而且一生新编或改编了很多的剧(曲)目,至今仍在不断上演的有《李豁子离婚》《柜中缘》等。
历史发展到20世纪,被誉为“现代豫剧之父”的樊粹庭改写了河南豫剧的发展史,樊粹庭对河南梆子这一普通地方剧种实施了全方位的改革,豫剧由此脱胎换骨,实现了质的飞跃。他一生新编或改编的剧目大约有60多个,至今仍有很多剧目盛演不衰。他的作品主要有:悲剧《涤耻血》《三拂袖》《霄壤恨》《义烈风》,喜剧《凌云志》《女贞花》《柳绿云》《洛阳桥》,神话剧《红珠女》《劈山救母》《金山寺》《雷峰塔》,新编历史剧《王佐断臂》《杨满堂》《再生铁》《宋景诗与武训》等,广受戏迷朋友的喜爱,影响深远。樊梓庭本人也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河南的关汉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戏剧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弘扬了民族艺术,传承了戏剧文化。创作了一批具有较强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豫剧精品剧目,有《抢来的警官》《忠诚卫士》《杨靖宇》《飘扬的红丝带》《法官妈妈》《陈蕃》《皇家驿站》《嫂娘?大娘?亲娘》《桃花村》等;培育了汪荃珍、吴淑珍、常俊丽等成为戏剧界名家,常年活跃在省内外舞台上;先后有多部剧目获得了河南省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忠诚卫士》《陈蕃》《皇家驿站》、丝弦道《德孝情》等剧目还先后赴京演出。豫剧《李斯做官》《嫂娘?大娘?亲娘》《法官妈妈》《好哥张大憨》《陈蕃》以及《蔡桓公》《春桃》等都先后参加全省大赛,荣获编剧、导演、音乐、舞美设计、组织工作等多项大奖,为驻马店赢得了荣誉。
另外,还有一大批艺术质量较高,观众喜爱的剧目不断涌现出来,如:《追梦》《杏花寨》《扶贫天使》《马尾岭》《春暖花开》《夕照凤鸣谷》《三告御状》《梅花飘香》《赤脚丞相》《万拔贡》《好日子》等等。这些剧目所到之处,都受到了观众热烈欢迎,并成为了剧团的保留剧目。
多年来,我市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等文艺惠民活动,不仅活跃了基层文化生活,传承了戏曲文化,还在全市营造了良好的戏曲文化氛围。我市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每年都购买一定数量的演出场次,不仅解决了群众看戏难的问题,也给各个剧团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保障了剧团的可持续发展,截至年底,全市共购买演出近场,演出乡镇多个次,受益群众近1万人次。同时,我市还在全省首创由政府购买当地民营戏剧院团的演出。极大地激发了民营院团的积极性。
目前,我市拥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9个、民营院团个,从事戏曲表演的专业艺术人才近人,并涌现了一大批戏曲爱好者队伍,我市正在从戏曲大市向戏曲强市迈进。借助这一良好的戏曲基础,我市成立了樊粹庭豫剧文化促进会,积极参与了《樊粹庭纪念馆》《樊粹庭宣传片》等一系列文字资料的收集、整理、审定、编纂工作。年底,我市一举获得“河南省豫剧之乡”的荣誉称号。为把樊粹庭打造成中国戏剧界叫得响的文化品牌和世界级文化名人,助推驻马店开发区关王庙乡早日建成河南豫剧特色小镇奠定了坚实的第一步。年获得“河南戏曲之乡”称号。同时在我市“以文化城”的建设中,还增添了南有“皇家驿站”、北有“豫剧小镇”的规划,已成为我市靓丽的文化名片。
天中晚报原创文图(视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经授权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