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珂广30岁出头,却已经从事建筑防水工作11年。他的家乡河南省平舆县素有“防水之乡”的美誉,父亲、叔叔等父辈大都从事这个行业。对于王珂广来说,这是一份需要细心经营的事业。正是这颗永不言弃的事业心,一直引领着他,从一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成长为一名行业技师。
踏上“寻梦之旅”
回顾起来,17岁应该是王珂广心怀梦想踏上建筑工程防水“寻梦之旅”的起点。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自己的第一位“师傅”,并被他娴熟的防水技艺所吸引。
这个职业,在常人眼里只是一种迫于生计不得已的选择,王珂广却把它经营成了一份事业。在他眼里,只要认准的事,一定要干,而且必须干好。普通人眼里的“泥瓦匠”,一样可以有出息。
匠人之路并没有那么平坦。防水工这份工作特别辛苦,一是要拼体力,工地上搬搬抬抬都是常有的事。更难的是要接受加工防水材料时近百摄氏度的高温,整个人在这种环境中连呼吸都困难,中暑也是常事。
尽管工作环境既恶劣又辛苦,王珂广却从来没有放弃过。他怀揣着工作的热情,在实战中锻炼,最终开启了新的人生。
在青岛找到“家”
王珂广先后跟着项目跑过沈阳、天津、上海等多个城市,直到来到青岛,他才有了“家”的感觉。
年5月,中科院青岛科教园项目举办青岛市第十四届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中铁建工集团山东有限公司通过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方式选拔一批种子选手,王珂广凭借精湛的技艺被选为代表参赛。
王珂广说,在接受专业性培训前,他就像一个“野孩子”,但是通过一系列高强度集训,他的防水施工技艺有了“章法”。培训过程中,他积极学习理论知识,第一时间进行实操练习。经过无数次打磨推敲,在青岛这片扶持人才生长的土壤上,王珂广用自己的双手赢得了荣誉。
他先后荣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和山东省住建系统“好工匠”称号,并且在青岛市第十四届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防水工二等奖等荣誉;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住房城乡建设行业“浙建杯”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防水工(职工组)全国第三名。而在近日,王珂广成功当选第三届“青岛大工匠”。
借由青岛建筑业对人才的尊重,王珂广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他开始进入专业的培训与学习阶段,并且在多次比拼中,登上了更大的舞台,实现了从传统“泥瓦匠”到新时代工匠的跨越。
施工技艺“滴水不漏”
取得精湛技艺之后,王珂广开始钻研一些创新性做法。他将传统防水施工技术进行革新,与项目团队一道编制出PET冷粘防水卷材施工工法,大大提高了防水施工的质量和速度,在有效缩短工期的同时,极大地避免了渗水漏水等质量问题。
中铁·青岛世界博览城位于青岛西海岸中央活力区沿海核心地带,项目与岸线的最近距离仅米,受海水潮位影响,对结构耐久性要求极高,不但对防水材料提出了较高要求,也给施工技艺技法带来了巨大挑战。
王珂广采取防、排、截、堵相结合的措施,坚持原有的施工原则,灵活地将外防外贴法施工与外防内贴法施工相结合,将高配置施工材料与细致化施工工法相结合,达到最佳防水效果。最终比原计划工期缩短32天,提前保质保量完成防水施工。项目年结束至今,底板、外墙、顶板、施工缝没有出现任何渗漏。
王珂广经常告诫团队成员,经验的获得从来都来自于实践,尤其是对施工人员来说,在工序工法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手感”好,谁的活就好。为了锻炼团队成员的“手感”,王珂广经常组织大家现场PK,从一个个案例的分析中巩固所学,并且将好的经验做法进行分享。
王珂广总说,新时代的工匠与老一辈的工匠不同,需要对过去的施工方法进行推翻与重建。防水工对于父辈们来说,更多的是谋生手段,而王珂广为梦想永不言弃的精神及精益求精的技法钻研,为这份事业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
通过一个个精品项目的打造,王珂广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名行业技师,成为中铁建工山东公司的一名正式员工,完成了从一名普通农民工向专业技师的进阶。